鐵錳超標水處理方案鐵錳超標水處理方案 鐵錳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,人體內所需要的鐵錳主要來源于食物和飲水。然而,水中含鐵量過多,也會造成危害。據測定,當水中含鐵錳的濃度超過一定限度,就會產生紅褐色的沉淀物,生活上,能在白色織物或用水器皿,衛(wèi)生器具上留下黃斑,同時還容易使鐵細菌繁殖堵塞管道。飲用水鐵錳過多,會引起身體身體不適。據美國,芬蘭科學家研究證明,人體中鐵過多對心臟有影響,甚至比膽固醇更危險。我國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(GB5749-85)規(guī)定,鐵含量≤0.3㎎/L,錳含量≤0.1㎎/L,超過標準的原水須經除鐵除錳處理。長時間飲用含鐵含錳量過高的水還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。因此,高鐵高錳水必須經過凈化處理才能飲用。 1.鐵錳超標及對人體和生產的危害 1.1 鐵、錳都屬于金屬元素,在自然界的巖石和土壤中都很常見,它們往往是一對伴生元素同時存在于天然水中,含鐵的地表中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錳。鐵錳含量如果超標管網水中會出現黑色顆粒,并伴有水黑或水黃現象。 1.2 飲用水含高濃度的鐵、錳,可引起食欲不振,嘔吐,腹瀉,胃腸道紊亂,大便失常。長期飲用會出現慢性中毒癥狀,誘發(fā)肝硬化、骨質疏松、行走困難,嚴重者甚至出現肌肉震顫等癥狀。 1.3 在工業(yè)用水中,鐵錳含量過高會使印染、造紙行業(yè)的產品質量下降。在城市供水行業(yè)中,高濃度的鐵錳的水源不但要增加凈水設施,而且還會使制水成本升高,縮短輸送管道的使用年限,降低出廠和管網水質,造成了一定程度經濟和社會效益的負面影響。國家在《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》(GB3838-2002)中對作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補充項目的鐵、錳指標進行限制:Fe≤0.3mg/L、Mn≤0.1mg/L,《生活飲用水衛(wèi)生標準》(GB5749-85)規(guī)定,鐵含量≤0.3㎎/L,錳含量≤0.1㎎/L。 2.含鐵錳廢水分布及特點 2.1含鐵廢水分布及特點: 溶解于天然淡水中的鐵含量變化很大,從每升幾微克到幾百微克,甚至超過1毫克。這主要取決于水的氧化還原性質和pH值。在還原性條件下,二價鐵占優(yōu)勢;在氧化性條件下,三價鐵占優(yōu)勢。二價鐵的化合物溶解度大。二價鐵進入中性的氧化性條件的水中,就逐漸氧化為三價鐵。三價鐵的化合物溶解度小,可水解為不溶的氫氧化鐵沉淀。三價鐵只有在酸性水中溶解度才會增大,或者在堿性較強而部分地生成絡離子如Fe(OH)宮時,溶解度才有增加的趨勢。因此,在pH值約為6~9的天然水中,鐵的含量不高。只有在地下水中,在主要由地下水補給的河段中,以及在湖泊底層水中才有高含量的鐵。海洋中鐵的平均值為 2微克/升。工廠排放的含鐵廢水酸性很強時,鐵含量很高;含鐵廢水排入天然水體,往往由于酸性降低,產生三價的氫氧化鐵沉淀。新生成的膠體氫氧化鐵有很強的吸附能力,在河流中能吸附多種其他污染物,而被水流帶到流速減慢的地方,如湖泊、河口等處,逐漸沉降到水體底部。在水體底部的缺氧條件下,由于生物作用,三價鐵又被還原為易溶的二價鐵,其他污染物隨鐵的溶解而重新進入水中。 2.1含錳廢水分布及特點: 鋼鐵企業(yè)的外排廢水中錳濃度相對較高,必須進行深度處理。錳代鎳生產不銹鋼工藝突破后,電解金屬錳的需求量猛增。95%以上的電解錳生產企業(yè)是用碳酸錳礦為原料,采用酸浸、復鹽電解制錳工藝,在電解錳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,其主要廢水污染源是鈍化廢水、洗板廢水、車間地面沖洗廢水、濾布清洗廢水、板框清洗廢水、清槽廢水、渣庫滲濾液、廠區(qū)地表徑流和電解槽冷卻水等。每生產1t電解錳,大約排放工業(yè)廢水350t。 錳礦石礦井水的一大特點是錳離子含量高。礦井水中的錳是由巖石和礦物中錳的氧化物、硫化物、碳酸鹽及硅酸鹽等溶解于水所致。氧化過程中錳遷移于水中生成Mn2﹢,因此礦井水中錳主要以Mn2﹢形式存在。礦山開采過程中,從井下排出大量廢水廢石,污染了河流,占用了大量農田、山林、草場,破壞了生態(tài)平衡。 2.3.鐵錳廢水的處理難度: 水中錳的危害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,然而Mn2﹢在中性條件下的氧化速率很慢,難以被溶解氧氧化為二氧化錳。一般來說,在pH值>7.0時,地下水中的Fe2﹢的氧化速率已較快,相同的pH值條件下,Mn2﹢的氧化要比Fe2﹢慢得多,因而水中錳的去除比鐵要困難得多。在pH值>9.0時,Mn2﹢的氧化速率才明顯加快,溶解氧才能迅速地將Mn2﹢氧化成MnO2析出,因而最初常通過投加堿性物質提高水的pH值或投加強氧化劑等加快Mn2﹢氧化速率的化學方法除錳。 3.鐵錳廢水處理方案 鐵錳含量過高的水一般都利用在催化劑(如錳砂)的作用下將溶解狀態(tài)的二價鐵或二價錳分別氧化成不溶解的三價鐵或四價錳的化合物,利用錳砂過濾器的反沖洗功能達到去除凈化的目的。 3.1除鐵工藝: 地下水中的鐵,一般是以二價鐵離子狀態(tài)(Fe2+)存在。當加入氧氣時,氧與水中二價鐵反應,使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(Fe3+),并呈深黃色膠體狀態(tài),當這些膠體狀態(tài)的鐵遇到細小的孔隙,便難于通過,即會累積于過慮物表面,并在濾料顆粒表面生成具有接觸催化活性的鐵質濾膜,這種濾膜可以充分吸附三價鐵,最后去除水中過量的鐵,使其滿足用水要求。其主要反應式如下: Fe2++FeO(OH)→FeO(OFe)++H+ FeO(OFe)++O2+H2O→FeO(OH)+H+ 濾料的成熟期,與地下水的水質,特別是水中含鐵量、濾料的粒徑、濾層的厚度、濾速等因素有關。水中含鐵量在≤10mg/L時,抽水過濾持續(xù)到2~3天;含鐵量在10~20mg/L時,需持續(xù)抽水到7天左右。濾料的濾速為10~15m/h時,可以達到除鐵效果;如果需要除錳濾速為≤6m/h,才能達到除錳目的。 3.2除錳工藝: (1)堿化除錳法 最初采用的除錳方法是將石灰、NaOH等堿性物質投加到含錳廢水中,把待處理水的pH值提高到9.5以上,Mn2﹢在溶解氧的作用下迅速地氧化為MnO2析出,從而達到除錳的目的。 (2)強氧化劑除錳法 采用氧化能力較強的氧化劑是歐洲和美國普遍使用的除錳方法。一般常選用高錳酸鉀、二氧化氯和氯氣等強氧化劑。 (3)接觸氧化除錳法 20世紀70年代,在接觸氧化除鐵的基礎上發(fā)展了天然錳砂接觸氧化除錳工藝。天然錳砂接觸氧化除錳工藝較為簡單,原水經簡單曝氣后直接進入濾池,水中的Mn2﹢被錳砂吸附氧化去除,無需投加化學藥劑,管理方便,處理效果穩(wěn)定, 4)生物除錳法 人們很早就認識到微生物對鐵錳的氧化作用,但是把微生物引入到地下水除錳領域的歷史并不長。生物法除鐵、除錳作為一種新的工藝也開始在一些國家研究推廣,如法國、德國、保加利亞等國家都有應用,均取得良好效果。 4.地下水鐵錳超標處理 地下水中的鐵和錳超標主要存在鐵超標或鐵錳同時超標兩種形態(tài),除鐵一般采用接觸氧化法或曝氣氧化法,除錳一般采用接觸氧化法,曝氣氧化法除鐵系指原水經曝氣后充分溶氧和散除CO2,提高pH值,水中的Fe2 全部或大部分氧化為Fe3 ,進入濾池過濾;接觸氧化法除鐵(除錳)系指原水經曝氣溶氧后未經完全氧化很快進入濾池,濾料經過一定的成熟期后在其表面形成鐵質(或錳質)活性濾膜,利用活性濾膜的催化作用進行除鐵(除錳)。 鐵、錳超標的地下水水質千差萬別,因此除鐵、除錳工藝流程的選擇,應掌握水處理較詳細的原水水質資料,有條件的應進行除鐵除錳試驗,無條件試驗時應參照原水水質相似水廠的經驗進行選擇。 鐵錳共存時,原水含鐵量低于2.0~5.0mg/L(由于水質的不同,北方可采用2.0、南方可采用5.0)、含錳量低于1.5mg/L,單級過濾一般可同時去除鐵和錳,當水中鐵錳含量超過上述值時,鐵將明顯干擾除錳,應采取先除鐵后除錳的工藝,并嚴格控制一級除鐵效果。 地下水中除鐵、錳的工藝流程及設計方案因地下水中含鐵、含錳、及其pH值的高低、處理水量的大小不同而不同。當水中含鐵量<10mg/L,pH=5.5時,設計為一次曝氣、一級過濾;當水中含鐵量10~20mg/L、pH=5.5時,設計為一次曝氣、二級串聯(lián)過濾;當水中含鐵錳均要去除時,原則上先除鐵后除錳;當水中含鐵、錳量比較低、pH值較高時,可以采用加大罐體直徑,減慢濾速,用單級過濾予以去除。當被除鐵、除錳的原水pH值<6.8時,需向原水加堿或石灰拌攪成堿化溶液,提高pH值后,才能把水中的錳離子去除。當水中含二氧化碳時,應首先將原水進行一次或二次曝氣,去除水中的侵蝕性二氧化碳,再除鐵、錳。目前針對鐵錳超標的地下水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采用專業(yè)的除鐵除錳裝置進行除鐵錳經過廣東省內特別是湛江地區(qū)1000多個事業(yè)單位、工礦企業(yè)、學校、醫(yī)院、部隊、賓館等的應用實踐,處理后的地下水水質完全達到了飲用或生產要求,受到了應用單位的好評。 5. 除鐵除錳裝置使用注意事項 除鐵除錳裝置對濾料和承托層的選擇有嚴格的要求。因此,濾料化學成份穩(wěn)定性、機械強度、顆粒級配、厚度等,如果設計不合理,會直接關系到處理效果。 5.1、濾料的選擇 地下水除鐵錳最常用的濾料有天然錳砂。錳砂呈黑色,要求二氧化錳含量一般在40~50%,粒徑0.6~2.0mm,磨損率<0.54%,破碎率<0.23%,堆比重1.8g/cm3,孔隙率>50%。除此之外,還常用天然石英砂、砂礫石,分別作濾料和承托層。石英砂要求粒徑0.5~1.2mm,二氧化硅含量>98.5%,鹽酸可溶率<1.5%,含泥量<0.04%,比重>2.55g/cm3,磨損率<0.4%,孔隙率>43%,破碎率<0.8%,堆比重1.75g/cm3。以上兩種濾料具有機械強度高、吸附能力強、化學成份穩(wěn)定、不含對人體健康有害和有毒的物質成份。 5.2、濾料和承托層的厚度 濾料和承托層的厚度根據原水中水質和目標水質要求而確定。后者尚需按不同顆粒級配設置多層。 5.3、濾層的反沖洗及時間控制 濾層經過一段時間使用,會漸被鐵泥堵塞,濾層的水頭損失隨之不斷增長。這時如果不及時對濾層反沖洗,會使罐體壓力加大,流量變小,直接影響過濾效果。一般對濾層的反沖洗,用反向水流自 下而上進行沖洗。通常用濾后水塔水或原井水反沖。每次反沖時間一般在10~15分鐘完成。如果反沖洗超過一定限度,便有可能使濾料表面的活性濾膜受到破壞,從而降低濾層的除鐵能力,所以濾層的反沖洗時間不宜過長。濾層反沖洗間隔的 長短視原水中被處理鐵、錳含量高低而定。當水中含鐵量較高時,濾層過濾持續(xù)24小時/天,間隔1~2天,反沖一次;當水中含鐵量較低時,濾層過濾間歇、不連續(xù),間隔可延到5~7天,反沖一次。 |